1、这个著作是《园冶》。《园冶》艺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,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成稿,崇祯七年(1634)刊行,全书共分为三部分,中国古代关于园林设计最主要的论著。
2、关于园林设计最主要的论著是《园冶》。据查询百科可知:计成的《园冶》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,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。明末造园家计成著,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成稿,崇祯七年刊行。全书共3卷,附图235幅。
3、《园冶》一书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设计论著,在设计史和美学史上都有极其宝贵的价值。
4、计成的《园冶》。①内容:中国古代造园专著,也是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。全书论述了宅园、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方法,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,总结了造园经验,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。(6)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。
5、童寯,以其对建筑与园林的深邃洞察与独到见解,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。其著作《江南园林志》深入剖析了江南园林的独特美学,揭示了这一地区园林设计的精髓与历史背景。《新建筑与流派》一书则聚焦于现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,引导读者领略建筑艺术的多样魅力。
6、研究生教学用书中的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目录,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,旨在提升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的深入理解。首先,中国古代的智慧结晶赫然在列,如春秋战国时期的《考工记》节选、墨子的《节用篇》以及管子的《侈靡篇》等,展示了古人对工艺与审美理念的独到见解。
《园冶》 ,园林专著,明代计成著。该书成于明崇祯四年(1631年),刻印于明崇祯七年(1634年)。
明末计成的造园理论专著—《园冶》流入日本,抄本题名为《夺天工》,至今日本许多园林建筑的题名都还沿用古典汉语。特别是在公元十三世纪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称誉为“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”,从而使杭州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。今天,它更是世界旅游者友心中向往的游览胜地。
明末计成的造园理论专著—《园冶》流入日本,抄本题名为《夺天工》,至今日本许多园林建筑的题名都还沿用古典汉语。特别是在公元十三世纪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称誉为“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”,从而使杭州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。今天,它更是世界旅游者友心中向往的游览胜地。
《计成园冶》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明代著作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。书成于明崇祯四年,刻印于明崇祯七年。后流入日本,在日本被称为夺天工。
《园冶》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,亦是中国首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。计成于明末撰写,成稿于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,崇祯七年刊行。全书共三卷,附图235幅。《园冶》主要分为园说与兴造论两部分。
《园冶》里面的解释为‘非主人也,能主之人也’(c),意思是不是指园林的产业主,而是能主持造园的人。
语出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《园冶》一书。计成在“兴造论”里提出了“园林巧于因借,精在体宜”;“泉流石注,互相借资”;“俗则屏之,嘉则收之”;“借者园虽别内外,得景则无拘远近”等基本原则。
就是为了“纳千顷之汪洋,收四时之烂漫”,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的时间、空间的景色都“收”、“纳”进来。
“凡园圃立基,定厅堂为主。”的意思是:园林确定地基,以选定厅堂的位置为主。出处:《园冶·立基》:“凡园圃立基,定厅堂为主。先乎取景,妙在朝南。”译文:园林确定地基,以选定厅堂的位置为主。首先要注意厅堂的位置能够取景,方向朝南最好。
我国最早的园林专著是《齐物论》。《齐物论》的来源 《齐物论》是我国古代文化名著《庄子》中的一篇,其中提到了园林的建造和设计。尽管《齐物论》并非一部专门讨论园林的专著,但其中对于园林构建的思想和理念,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《齐物论》并非园林专著,而是《庄子》中的一篇哲学论文。我国最早的园林专著实际上是《园冶》,由明代的园林专家计成所著。《园冶》系统地阐述了园林设计的原理和技巧,被广泛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重要文献。
这个著作是《园冶》。《园冶》艺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,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成稿,崇祯七年(1634)刊行,全书共分为三部分,中国古代关于园林设计最主要的论著。
《园冶》,中国古代造园专著,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。明末造园家计成著,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成稿,崇祯七年刊行。全书共3卷,附图235幅。《园冶》传入日本,被翻译为《夺天工》。